当新造车企业拼命造势,在新能源车领域发力的时候,有一些成立不足三年的新晋品牌,一直在造传统燃油车。销量显示,这些新晋的“冷门企业”月销量在千辆之间,但却做出了每年推出数款新车的宏伟目标。全媒体记者留意到,山寨、SUV、三四线城市,几乎成了这些车企的发展共性。
背景:自主老品牌换了新“马甲”
全媒体记者留意到,我国的自主汽车在过去十年间,经历了两轮膨胀式的发展。第一轮,以奇瑞、吉利为代表车企采用“多生儿子好打架”的多品牌战略,当年,仅奇瑞旗下,就分出瑞麒、开瑞、威麟等系列汽车品牌,连渠道也分ABC网进行销售;至于吉利,也曾经走过这种盲目膨胀路线,旗下有吉利、帝豪、全球鹰和英伦等多个品牌。事实证明,这一轮多品牌战略均以失败告终。无论是奇瑞还是吉利,最终都选择了收缩品牌。
然而,在“消停”了三年左右,新一轮的“多品牌”战略又来了,这一次自主品牌的目的是高端化。第二轮的膨胀式发展集中在近两年,市场上诞生了不少基于传统车企而生的新品牌,如比速、汉腾、斯威、君马等。他们这一次与传统车企的旧品牌“撇清关系”。
如君马,是去年6月众泰汽车推出的走向高端的品牌,但在宣传上君马并不强调“众泰基因”,只强调自己是一个在重庆注册、在雄安成立的新公司。2015年成立的汉腾,其前身是一家名为“江环汽车”的江西车企,经过一番控股收购,又间接与众泰扯上了关系。至于斯威,号称自己是意大利汽车品牌,走的同样是高端化路线,实际上是造摩托车起家。而比速,背后是北汽幻速与重庆银翔。
目标:成为下一个领克和WEY?
这么多的自主品牌新企业前赴后继,意欲何为?当然是希望走量和拔高品牌定位。当前吉利、长城等自主品牌成功推出领克、WEY等子品牌,这成为第二轮诞生的新车企学习榜样和目标。从目前来看,跟进者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。全媒体记者留意到,以汉腾为例,目前仅有一款SUV车型在售,今年上半年的总销量约为2.5万辆,不及热门车型一个月的销量;另外一个新品牌斯威虽然有两款车型在售,但上半年销量也未达到3万辆,而且全系都缺乏自动挡车型,技术研发实力薄弱。
明显地,这些新品牌都忽略了一个重点,无论是长城还是吉利,都建立在长时间技术研发的大规模投入,并在取得不小的市场销量与品牌影响力后,才开始走品牌高端化的路线。而且,市场环境对自主品牌走“高端”发展路线也没有太多优势:乘联会发布的最新国内乘用车销量数据显示,6月零售销量同比下降3.1%,环比下降6.4%。在前十车企销量方面,自主“黑马”吉利汽车仍在第四席位,长安汽车位列第九位,但长城汽车、上汽乘用车已跌出榜单。近一年来,长城、奇瑞等不少自主品牌销量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下滑,在合资品牌的冲击下,留给君马、斯威等进入高端市场的时间和机会已经非常少。
【观察】“套路”如一业内并不看好
全媒体记者留意到,君马、汉腾、斯威、比速的发展套路如出一辙。产品集中于SUV领域,主打年轻化;设计缺乏真正原创,山寨为主;技术制造追求短平快造车,缺乏核心实力,品质堪忧;目标市场以三四线低端市场为主,价格低廉。总的来说,这些新车企新品牌的产品“同质化”非常突出。按照行业的规律,一款新车需要3~4年的时间研发和测试,才能确保质量。然而这些新品牌却自信十足,纷纷定下远大的规划,未来三年内合计要推出超过10余款新车。
其实,对于这些全新品牌来说,没有经过积累和沉淀,走得太快也容易淘汰得最快。全国乘用车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,自主品牌选择从中低端或是高端进入市场无可厚非。虽然作为新品牌,斯威等品牌借助SUV的性价比赢得了三四线市场的认同,但三四线市场的消费者对于品牌的认知度与忠诚度并不强烈,这种做法能否撑起激进的目标很难预料。
“汽车市场并不缺乏新品,而是市场需要真正的高端化。”业内人士表示,高端品牌需要产品、市场以及品牌的积淀,需要一步一台阶的发展。如现代、丰田等品牌都是把车型做强做大,进而培育品牌走到现在。